四千三百一十五章 青烟袅袅-《军工科技》
小满过后的第七天,吴浩在灵湖医学研究中心的标本室里找到了那只玻璃瓶。瓶中浸着的野枣花标本是外婆去年春天晒干的,花瓣边缘已泛出琥珀色,像她老年斑密布的手背。标本瓶下压着张泛黄的便签,是张小曼的字迹:“老太太说,这花要等阿浩娶媳妇时泡酒吧“——可现在,外婆的骨灰正滋养着老家那片麦田,而他和林薇的婚期,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。
“吴总,山区义诊站的李医生来电话。“实习生小夏的声音打断了思绪。吴浩拧紧瓶盖,看见标本瓶壁上凝着的水珠,忽然想起外婆最后一次住院时,氧气管上挂着的水珠也是这样,在阳光下像串碎钻。
义诊站的电话接通时,背景音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。“吴先生,“李医生的声音带着笑意,“您外婆教我们种的金银花今年开疯了,好多老乡用花换了药钱。“吴浩望着窗外刚抽芽的桃树,想起去年今日,外婆还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剪枝,说“花藤要顺着架子长,人要顺着心意活“。
挂了电话,他摸出裤兜里的布包。零钱已被摩挲得发毛,缺角的五元纸币像片枯荷,却仍倔犟地挺着纹路。这是他第三次把布包带进办公室,每次打开都能闻到淡淡的樟脑味,那是外婆木箱里永远的气息。
“在想外婆?“林薇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她手里提着保温桶,“炖了您外婆教的莲子百合汤,说夏天喝了不心火。“吴浩接过汤桶时,触到她指尖的茧——那是替外婆绣完手机袋时磨出的,现在又添了新的,是为他们婚礼绣喜帕留下的。
玻璃幕墙外,安西的天空蓝得像块绸缎。吴浩忽然想起七岁那年,外婆用蓝绸缎给他做书包,说“蓝色招文曲星“。现在他的书架上还放着那个旧书包,补丁摞补丁,却比任何名牌包都沉,里面装着外婆用铅笔写的《三字经》,字迹被岁月啃得模糊,却仍能辨认出“香九龄,能温席“。
“下周末回老家把喜帖送了吧?“林薇替他盛汤,“小曼姨说要按老家规矩,给外婆'送个信'。“吴浩点头时,看见汤里漂着的百合,忽然想起外婆的手——那双手曾在隆冬的井水里洗尿布,在盛夏的烈日下摘棉花,现在却只能化作麦田里的一捧土。
喜帖是林薇亲手设计的,封面印着老院子的石榴树,封底绣着外婆教的锁边花纹。吴浩摸着烫金的“喜“字,想起外婆总说“红要正,像日子要红火“。他记得有年除夕,外婆用红纸剪了百只蝴蝶贴满窗户,说“蝴蝶聚福“,结果大年初一北风把窗花吹得满院飞,她却笑着说“福散出去才是真福“。
回老家的路上,车子碾过新铺的柏油路。吴浩看见路边的白杨树又粗了一圈,树皮上的眼睛疤痕,像极了外婆看他时含笑的眼。林薇指着远处的风车说:“您外婆要是看见这风车,准会说'这铁家伙转得比纺车快'“——去年此时,外婆还坐在炕头教林薇纺线,棉絮在她指间开出云朵,现在那架纺车挂在老屋的房梁上,落满了时光的灰。
张小曼正在院子里晒槐花。竹匾里的白花堆成小山,香气漫过篱笆,勾得路过的蜜蜂直打转。“老太太走前说,槐花蜜要晒足七七四十九天。“她擦了把汗,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闪着光,“我按她说的,每天sunrise就搬出去,sunset才收回来。“吴浩接过竹匾时,看见花瓣上凝着的露珠,像外婆未说完的话。
老屋里,外婆的藤椅还摆在原位,椅垫上绣着的牡丹已褪成浅粉。吴浩把喜帖放在椅面上,用镇纸压好——那镇纸是他小学时捡的鹅卵石,外婆用红漆在上面画了笑脸。林薇点燃香烛,青烟袅袅上升,在房梁处打了个旋,像外婆生前常打的毛线结。
“外婆,我和薇薇要结婚了。“吴浩的声音有些沙哑,“您说过要亲手给薇薇缝红盖头的.“话音未落,一阵穿堂风忽然吹过,喜帖被掀起一角,露出背面林薇绣的桃花,花瓣上的金线恰好反射阳光,在藤椅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外婆当年撒在他手心的糖霜。
张小曼端来刚晒好的槐花。“尝尝,“她递过瓷勺,“老太太说槐花要拌蜂蜜吃,甜而不腻。“吴浩舀起一勺,看见花心里藏着只小蚂蚁,正努力搬运着花粉,忽然想起外婆讲的故事——蚂蚁搬家时要是衔着花,就说明春天永远不会走。
下午,吴浩去麦田看外婆。麦苗已齐腰高,风过时掀起绿浪,沙沙声像外婆的耳语。他蹲下身,指尖触到泥土里的细根,忽然想起外婆下葬那天,他在骨灰盒里放了枚她常用的顶针——那枚顶针陪她缝补了三十年衣裳,现在该替她守护这片土地了。
林薇提着篮子走来,里面装着外婆的银发簪和未绣完的红绸。“我想把这簪子融了,打对耳环。“她把簪子放在掌心,红绳缠着的梅花簪头硌出浅浅的印,“您外婆说过,好东西要戴在身上,才不会丢了念想。“
夕阳西下时,他们在麦田里埋下了时间胶囊。里面有喜帖、槐花标本、还有吴浩用外婆教的针法绣的“囍“字。林薇往胶囊里滴了滴槐花蜜,说:“等咱们金婚时再打开,看看蜜会不会变成琥珀。“吴浩望着她被晚霞染红的侧脸,忽然明白,外婆留在人间的,从来不是物件,而是让时光发酵成甜的能力。
回到老屋时,张小曼正在糊灯笼。“老太太说新婚要挂红灯笼,“她举起糊好的灯笼,竹骨上贴着外婆剪的生肖剪纸,“我找了半夜,才在她木箱底找着这些。“灯笼点亮的瞬间,光影在土墙上晃动,吴浩看见自己的影子与外婆的影子重迭——那年他发高烧,外婆就是这样举着灯笼守在床边,说“灯亮着,病魔就不敢来“。
夜深了,吴浩躺在外婆睡过的炕上。月光透过窗棂,在被子上投下菱形的光斑,像外婆缝的百家被。他摸出枕头下的布包,零钱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,缺角的五元纸币像片小舟,载着他漂回童年——那时外婆总在睡前给他揉太阳穴,说“揉够一千下,就能梦见好东西“。